欢迎来到洛阳佳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网站地图

0379-80865158
19913790999(张总)

24小时服务咨询热线

  • 1
  • 2
  • 3
联系我们

洛阳佳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手 机:19913790999(张总)

固 话:0379-80865158

微 信:佳森环保

地 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333号炎黄科技园F4-403

路 线:驾车到开元大道炎黄科技园

微信扫一扫:洛阳佳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豫ICP备12019977号-1
新闻中心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污水厂出现问题如何解决

2025年3月24日,安顺市生态环境局黄果树旅游区分局执法人员到污水处理厂现场勘查发现:检测仪显示出水总氮日均值超标,2025年3月14日-21日日均值超标,***高值为3月19日18.262mg/L,超标0.217倍,安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于2025年3月17日对黄果树新城污水处理厂出口进行执法监测,总氮浓度为17.8,超标0.187倍。

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城镇水务有限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排污单位应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法律规定。
依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第():“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生产、停产整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排污许可证,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超过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排放污染物。”的规定,结合《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2023年版)》。
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城镇水务有限公司作出罚款人民币贰拾万元整(¥200000.00)的行政处罚。

图片
图片

总氮超标?从这几个方面排查!


对于TN超标,排除氨氮超标的原因,这四个原因占到了80%以上的总氮超标的原因,从污托邦社区统计来看,缺少碳源居多,其次是回流比不足,本文将具体分析一下TN超标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如对文内解释有疑问可以到社区交流互动!


1、缺少碳源


对于脱氮系统,碳源决定了脱氮效率的深度,反硝化池中理论上只要CN比为2.86时,就可以完全脱氮,如果再加上微生物自身生长,CN比为3.70时可以完全脱氮公式如下:


假设C为甲醇,甲醇氧化的过程可用(1)式所示,


CH3OH+1.5O2→CO2+2H2O(1)


1、反硝化的时候,如果不包含微生物自身生长,方程式非常简单,通常以甲醇为碳源来表示。


6NO3-+5CH3OH→

3N2+5CO2+7H2O+6OH-(2)


由(1)式可以得到甲醇与氧气(即COD)的对应关系:1mol甲醇对应1.5mol氧气,由(2)式可以得到甲醇与NO3-的对应关系,1mol甲醇对应1.2molNO3-,两者比较可以得到,1molNO3--N对应1.25molO2,即14gN对应40gO2,因此C/N=40/14=2.86。


2、反硝化的时候,如果包含微生物自身生长,如(3)式所示。


NO3-+1.08CH3OH

→0,065C5H7NO2+0.47N2+1.68CO2+HCO3-(3)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计算出C/N=3.70。


但是理论终究是理论,并没有考虑内回流所携带的氧气。正常情况下,反硝化菌只有在消耗完内回流携带的氧气之后才进行反硝化,所以,这一部分的氧气也是消耗了碳源,所以在一些手册中也给予了规定,要求AO脱氮工艺的CN比控制大于4,实际运行中CN(COD:TN)比一般控制在4~6,缺少碳源,是我目前遇到很多朋友TN不达标的***多的原因之一!


解决办法:按CN比4~6,投加碳源,并根据出水TN调整碳源投加量!社区有碳源计算的软件,如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计算一下!


2、回流比过小


其实在反硝化脱氮中,回流比决定了脱氮效率的高度,条件再适合,回流比一定,脱氮效率也是一定的,就像三体中的质子一样,把脱氮效率锁死在一定范围呢!

反硝化效率的公式η=(r+R)/(1+ r+R),其中R是外回流比,r是内回流比。公式推导:

推导这个公式之前,咱们需要设置一些前提条件!假设进水硝态氮是0,反硝化脱氮完全,而硝化液回流中TN(硝态氮)含量与出水的TN(硝态氮)含量是相同的,那么反硝化脱氮的量为进入反硝化池的氮的总量为(r+R)QTN出,根据物质守恒定律:进水TN等于出水TN+反硝化脱氮+细菌同化消耗的氮源的和!公式如下:

QTN进=QTN出+(r+R)QTN出+TN同化

对于细菌同化消耗的氮源,我们忽略不计!那么公式就变为:

QTN进=QTN出+(r+R)QTN出
TN出/TN进=1/(1+r+R)~①

将公式①带入脱氮效率公式:

η=(TN进-TN出)/TN进

η=1-TN出/TN进
η=[(1+r+R)-1]/(1+r+R)
η=(r+R)/(1+r+R)

因为外回流比控制的比较小(30-50%),所以我们一般会省略为η=r/(1+ r)!

根据公式来看,在碳源充足的情况下,反硝化的脱氮效率只和内回流有关系!内回流的大小决定了脱氮效率。

目前的脱氮工艺,我们应用的都是前置反硝化及变种,但是内回流再大,都会有部分硝态氮随着水流走的,并不能达到100%的硝化液回流!所以我们会将其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过低的内回流比会导致脱氮效率下降,出水TN超标,但是过高的内回流,一方面会携带更多的DO,消耗碳源和破坏缺氧环境,并且导致电费增长,在内回流比大于600%时,内回流的提高,脱氮效率并不会提高很多,导致性价比比较差!

解决办法:

在保证脱氮效率的情况下结合DO影响及性价比的关系,一般控制在200~400%,有的脱氮工艺是内外回流合并在一起的,内外回流比也要控制在这个范围,这个范围既保证了污泥的回流,也保证了硝化液的回流,保证反硝化的脱氮效率!

3、反硝化反应时间不够


反硝化反应时间不够指的是反硝化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够,水力停留时间是指进入反应器的废水在反硝化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如果反硝化池的有效容积为V立方米,反硝化池的实际停留时间则为:


HRT=V/(1+R)Q


式中:


HRT是水力停留时间

V是反应器容积

Q是反应器的进水流量

R是外回流比


在设计规范中反硝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要求在2~10h,也就是***低的HRT要控制在2h以上,低于***低停留时间反硝化会进行的不彻底!


解决办法:

1、超出设计标准的进水量导致的HRT缩短,可以考虑增加反硝化池的容积,例如新建或者将一些过余的建筑改成反硝化池。

2、污泥回流导致的HRT缩短,在实际中水力停留时间的计算需要算上污泥回流的量,污泥回流比越大反硝化的HRT越短,过大的污泥回流会导致反硝化的HRT不足,这一点很少有人去考虑,其实污泥回流并不需要控制很大,控制的越大,回流污泥浓度越小,回流中水越多!这种情况可以适当控制污泥回流比来解决。

4、反硝化池环境破坏


这种情况的出现的标志是,反硝化池DO大于0.5,破坏了缺氧环境,使兼性异养的反硝化菌优先利用氧气来进行异养代谢,而不是利用硝态氮,使硝态氮无法脱除,导致TN的整体升高,反硝化池缺氧环境破坏,后面往往带来的可能是氨氮的超标,原因是硝化细菌无法形成优势菌种,不过曝气池足够大,还是没有问题的!

解决办法:

1、内回流过大,导致携带DO过多的,调小内回流比或者关小内回流处曝气。

2、其他问题导致的DO高,例如进水与水面相隔过高,导致跌落充氧,要减少高度差等。
2025年3月24日,安顺市生态环境局黄果树旅游区分局执法人员到污水处理厂现场勘查发现:检测仪显示出水总氮日均值超标,2025年3月14日-21日日均值超标,***高值为3月19日18.262mg/L,超标0.217倍,安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于2025年3月17日对黄果树新城污水处理厂出口进行执法监测,总氮浓度为17.8,超标0.187倍。
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城镇水务有限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排污单位应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法律规定。
依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第():“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生产、停产整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排污许可证,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超过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排放污染物。”的规定,结合《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2023年版)》。
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城镇水务有限公司作出罚款人民币贰拾万元整(¥200000.00)的行政处罚。

图片
图片

总氮超标?从这几个方面排查!


对于TN超标,排除氨氮超标的原因,这四个原因占到了80%以上的总氮超标的原因,从污托邦社区统计来看,缺少碳源居多,其次是回流比不足,本文将具体分析一下TN超标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如对文内解释有疑问可以到社区交流互动!


1、缺少碳源


对于脱氮系统,碳源决定了脱氮效率的深度,反硝化池中理论上只要CN比为2.86时,就可以完全脱氮,如果再加上微生物自身生长,CN比为3.70时可以完全脱氮公式如下:


假设C为甲醇,甲醇氧化的过程可用(1)式所示,


CH3OH+1.5O2→CO2+2H2O(1)


1、反硝化的时候,如果不包含微生物自身生长,方程式非常简单,通常以甲醇为碳源来表示。


6NO3-+5CH3OH→

3N2+5CO2+7H2O+6OH-(2)


由(1)式可以得到甲醇与氧气(即COD)的对应关系:1mol甲醇对应1.5mol氧气,由(2)式可以得到甲醇与NO3-的对应关系,1mol甲醇对应1.2molNO3-,两者比较可以得到,1molNO3--N对应1.25molO2,即14gN对应40gO2,因此C/N=40/14=2.86。


2、反硝化的时候,如果包含微生物自身生长,如(3)式所示。


NO3-+1.08CH3OH

→0,065C5H7NO2+0.47N2+1.68CO2+HCO3-(3)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计算出C/N=3.70。


但是理论终究是理论,并没有考虑内回流所携带的氧气。正常情况下,反硝化菌只有在消耗完内回流携带的氧气之后才进行反硝化,所以,这一部分的氧气也是消耗了碳源,所以在一些手册中也给予了规定,要求AO脱氮工艺的CN比控制大于4,实际运行中CN(COD:TN)比一般控制在4~6,缺少碳源,是我目前遇到很多朋友TN不达标的***多的原因之一!


解决办法:按CN比4~6,投加碳源,并根据出水TN调整碳源投加量!社区有碳源计算的软件,如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计算一下!


2、回流比过小


其实在反硝化脱氮中,回流比决定了脱氮效率的高度,条件再适合,回流比一定,脱氮效率也是一定的,就像三体中的质子一样,把脱氮效率锁死在一定范围呢!

反硝化效率的公式η=(r+R)/(1+ r+R),其中R是外回流比,r是内回流比。公式推导:

推导这个公式之前,咱们需要设置一些前提条件!假设进水硝态氮是0,反硝化脱氮完全,而硝化液回流中TN(硝态氮)含量与出水的TN(硝态氮)含量是相同的,那么反硝化脱氮的量为进入反硝化池的氮的总量为(r+R)QTN出,根据物质守恒定律:进水TN等于出水TN+反硝化脱氮+细菌同化消耗的氮源的和!公式如下:

QTN进=QTN出+(r+R)QTN出+TN同化

对于细菌同化消耗的氮源,我们忽略不计!那么公式就变为:

QTN进=QTN出+(r+R)QTN出
TN出/TN进=1/(1+r+R)~①

将公式①带入脱氮效率公式:

η=(TN进-TN出)/TN进

η=1-TN出/TN进
η=[(1+r+R)-1]/(1+r+R)
η=(r+R)/(1+r+R)

因为外回流比控制的比较小(30-50%),所以我们一般会省略为η=r/(1+ r)!

根据公式来看,在碳源充足的情况下,反硝化的脱氮效率只和内回流有关系!内回流的大小决定了脱氮效率。

目前的脱氮工艺,我们应用的都是前置反硝化及变种,但是内回流再大,都会有部分硝态氮随着水流走的,并不能达到100%的硝化液回流!所以我们会将其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过低的内回流比会导致脱氮效率下降,出水TN超标,但是过高的内回流,一方面会携带更多的DO,消耗碳源和破坏缺氧环境,并且导致电费增长,在内回流比大于600%时,内回流的提高,脱氮效率并不会提高很多,导致性价比比较差!

解决办法:

在保证脱氮效率的情况下结合DO影响及性价比的关系,一般控制在200~400%,有的脱氮工艺是内外回流合并在一起的,内外回流比也要控制在这个范围,这个范围既保证了污泥的回流,也保证了硝化液的回流,保证反硝化的脱氮效率!

3、反硝化反应时间不够


反硝化反应时间不够指的是反硝化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够,水力停留时间是指进入反应器的废水在反硝化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如果反硝化池的有效容积为V立方米,反硝化池的实际停留时间则为:


HRT=V/(1+R)Q


式中:


HRT是水力停留时间

V是反应器容积

Q是反应器的进水流量

R是外回流比


在设计规范中反硝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要求在2~10h,也就是***低的HRT要控制在2h以上,低于***低停留时间反硝化会进行的不彻底!


解决办法:

1、超出设计标准的进水量导致的HRT缩短,可以考虑增加反硝化池的容积,例如新建或者将一些过余的建筑改成反硝化池。

2、污泥回流导致的HRT缩短,在实际中水力停留时间的计算需要算上污泥回流的量,污泥回流比越大反硝化的HRT越短,过大的污泥回流会导致反硝化的HRT不足,这一点很少有人去考虑,其实污泥回流并不需要控制很大,控制的越大,回流污泥浓度越小,回流中水越多!这种情况可以适当控制污泥回流比来解决。

4、反硝化池环境破坏


这种情况的出现的标志是,反硝化池DO大于0.5,破坏了缺氧环境,使兼性异养的反硝化菌优先利用氧气来进行异养代谢,而不是利用硝态氮,使硝态氮无法脱除,导致TN的整体升高,反硝化池缺氧环境破坏,后面往往带来的可能是氨氮的超标,原因是硝化细菌无法形成优势菌种,不过曝气池足够大,还是没有问题的!

解决办法:

1、内回流过大,导致携带DO过多的,调小内回流比或者关小内回流处曝气。

2、其他问题导致的DO高,例如进水与水面相隔过高,导致跌落充氧,要减少高度差等。
2025年3月24日,安顺市生态环境局黄果树旅游区分局执法人员到污水处理厂现场勘查发现:检测仪显示出水总氮日均值超标,2025年3月14日-21日日均值超标,***高值为3月19日18.262mg/L,超标0.217倍,安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于2025年3月17日对黄果树新城污水处理厂出口进行执法监测,总氮浓度为17.8,超标0.187倍。
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城镇水务有限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排污单位应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法律规定。
依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第():“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生产、停产整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排污许可证,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超过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排放污染物。”的规定,结合《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2023年版)》。
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城镇水务有限公司作出罚款人民币贰拾万元整(¥200000.00)的行政处罚。

图片
图片

总氮超标?从这几个方面排查!


对于TN超标,排除氨氮超标的原因,这四个原因占到了80%以上的总氮超标的原因,从污托邦社区统计来看,缺少碳源居多,其次是回流比不足,本文将具体分析一下TN超标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如对文内解释有疑问可以到社区交流互动!


1、缺少碳源


对于脱氮系统,碳源决定了脱氮效率的深度,反硝化池中理论上只要CN比为2.86时,就可以完全脱氮,如果再加上微生物自身生长,CN比为3.70时可以完全脱氮公式如下:


假设C为甲醇,甲醇氧化的过程可用(1)式所示,


CH3OH+1.5O2→CO2+2H2O(1)


1、反硝化的时候,如果不包含微生物自身生长,方程式非常简单,通常以甲醇为碳源来表示。


6NO3-+5CH3OH→

3N2+5CO2+7H2O+6OH-(2)


由(1)式可以得到甲醇与氧气(即COD)的对应关系:1mol甲醇对应1.5mol氧气,由(2)式可以得到甲醇与NO3-的对应关系,1mol甲醇对应1.2molNO3-,两者比较可以得到,1molNO3--N对应1.25molO2,即14gN对应40gO2,因此C/N=40/14=2.86。


2、反硝化的时候,如果包含微生物自身生长,如(3)式所示。


NO3-+1.08CH3OH

→0,065C5H7NO2+0.47N2+1.68CO2+HCO3-(3)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计算出C/N=3.70。


但是理论终究是理论,并没有考虑内回流所携带的氧气。正常情况下,反硝化菌只有在消耗完内回流携带的氧气之后才进行反硝化,所以,这一部分的氧气也是消耗了碳源,所以在一些手册中也给予了规定,要求AO脱氮工艺的CN比控制大于4,实际运行中CN(COD:TN)比一般控制在4~6,缺少碳源,是我目前遇到很多朋友TN不达标的***多的原因之一!


解决办法:按CN比4~6,投加碳源,并根据出水TN调整碳源投加量!社区有碳源计算的软件,如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计算一下!


2、回流比过小


其实在反硝化脱氮中,回流比决定了脱氮效率的高度,条件再适合,回流比一定,脱氮效率也是一定的,就像三体中的质子一样,把脱氮效率锁死在一定范围呢!

反硝化效率的公式η=(r+R)/(1+ r+R),其中R是外回流比,r是内回流比。公式推导:

推导这个公式之前,咱们需要设置一些前提条件!假设进水硝态氮是0,反硝化脱氮完全,而硝化液回流中TN(硝态氮)含量与出水的TN(硝态氮)含量是相同的,那么反硝化脱氮的量为进入反硝化池的氮的总量为(r+R)QTN出,根据物质守恒定律:进水TN等于出水TN+反硝化脱氮+细菌同化消耗的氮源的和!公式如下:

QTN进=QTN出+(r+R)QTN出+TN同化

对于细菌同化消耗的氮源,我们忽略不计!那么公式就变为:

QTN进=QTN出+(r+R)QTN出
TN出/TN进=1/(1+r+R)~①

将公式①带入脱氮效率公式:

η=(TN进-TN出)/TN进

η=1-TN出/TN进
η=[(1+r+R)-1]/(1+r+R)
η=(r+R)/(1+r+R)

因为外回流比控制的比较小(30-50%),所以我们一般会省略为η=r/(1+ r)!

根据公式来看,在碳源充足的情况下,反硝化的脱氮效率只和内回流有关系!内回流的大小决定了脱氮效率。

目前的脱氮工艺,我们应用的都是前置反硝化及变种,但是内回流再大,都会有部分硝态氮随着水流走的,并不能达到100%的硝化液回流!所以我们会将其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过低的内回流比会导致脱氮效率下降,出水TN超标,但是过高的内回流,一方面会携带更多的DO,消耗碳源和破坏缺氧环境,并且导致电费增长,在内回流比大于600%时,内回流的提高,脱氮效率并不会提高很多,导致性价比比较差!

解决办法:

在保证脱氮效率的情况下结合DO影响及性价比的关系,一般控制在200~400%,有的脱氮工艺是内外回流合并在一起的,内外回流比也要控制在这个范围,这个范围既保证了污泥的回流,也保证了硝化液的回流,保证反硝化的脱氮效率!

3、反硝化反应时间不够


反硝化反应时间不够指的是反硝化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够,水力停留时间是指进入反应器的废水在反硝化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如果反硝化池的有效容积为V立方米,反硝化池的实际停留时间则为:


HRT=V/(1+R)Q


式中:


HRT是水力停留时间

V是反应器容积

Q是反应器的进水流量

R是外回流比


在设计规范中反硝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要求在2~10h,也就是***低的HRT要控制在2h以上,低于***低停留时间反硝化会进行的不彻底!


解决办法:

1、超出设计标准的进水量导致的HRT缩短,可以考虑增加反硝化池的容积,例如新建或者将一些过余的建筑改成反硝化池。

2、污泥回流导致的HRT缩短,在实际中水力停留时间的计算需要算上污泥回流的量,污泥回流比越大反硝化的HRT越短,过大的污泥回流会导致反硝化的HRT不足,这一点很少有人去考虑,其实污泥回流并不需要控制很大,控制的越大,回流污泥浓度越小,回流中水越多!这种情况可以适当控制污泥回流比来解决。

4、反硝化池环境破坏


这种情况的出现的标志是,反硝化池DO大于0.5,破坏了缺氧环境,使兼性异养的反硝化菌优先利用氧气来进行异养代谢,而不是利用硝态氮,使硝态氮无法脱除,导致TN的整体升高,反硝化池缺氧环境破坏,后面往往带来的可能是氨氮的超标,原因是硝化细菌无法形成优势菌种,不过曝气池足够大,还是没有问题的!

解决办法:

1、内回流过大,导致携带DO过多的,调小内回流比或者关小内回流处曝气。

2、其他问题导致的DO高,例如进水与水面相隔过高,导致跌落充氧,要减少高度差等。
2025年3月24日,安顺市生态环境局黄果树旅游区分局执法人员到污水处理厂现场勘查发现:检测仪显示出水总氮日均值超标,2025年3月14日-21日日均值超标,***高值为3月19日18.262mg/L,超标0.217倍,安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于2025年3月17日对黄果树新城污水处理厂出口进行执法监测,总氮浓度为17.8,超标0.187倍。
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城镇水务有限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排污单位应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法律规定。
依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第():“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生产、停产整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排污许可证,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超过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排放污染物。”的规定,结合《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2023年版)》。
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城镇水务有限公司作出罚款人民币贰拾万元整(¥200000.00)的行政处罚。

图片
图片

总氮超标?从这几个方面排查!


对于TN超标,排除氨氮超标的原因,这四个原因占到了80%以上的总氮超标的原因,从污托邦社区统计来看,缺少碳源居多,其次是回流比不足,本文将具体分析一下TN超标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如对文内解释有疑问可以到社区交流互动!


1、缺少碳源


对于脱氮系统,碳源决定了脱氮效率的深度,反硝化池中理论上只要CN比为2.86时,就可以完全脱氮,如果再加上微生物自身生长,CN比为3.70时可以完全脱氮公式如下:


假设C为甲醇,甲醇氧化的过程可用(1)式所示,


CH3OH+1.5O2→CO2+2H2O(1)


1、反硝化的时候,如果不包含微生物自身生长,方程式非常简单,通常以甲醇为碳源来表示。


6NO3-+5CH3OH→

3N2+5CO2+7H2O+6OH-(2)


由(1)式可以得到甲醇与氧气(即COD)的对应关系:1mol甲醇对应1.5mol氧气,由(2)式可以得到甲醇与NO3-的对应关系,1mol甲醇对应1.2molNO3-,两者比较可以得到,1molNO3--N对应1.25molO2,即14gN对应40gO2,因此C/N=40/14=2.86。


2、反硝化的时候,如果包含微生物自身生长,如(3)式所示。


NO3-+1.08CH3OH

→0,065C5H7NO2+0.47N2+1.68CO2+HCO3-(3)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计算出C/N=3.70。


但是理论终究是理论,并没有考虑内回流所携带的氧气。正常情况下,反硝化菌只有在消耗完内回流携带的氧气之后才进行反硝化,所以,这一部分的氧气也是消耗了碳源,所以在一些手册中也给予了规定,要求AO脱氮工艺的CN比控制大于4,实际运行中CN(COD:TN)比一般控制在4~6,缺少碳源,是我目前遇到很多朋友TN不达标的***多的原因之一!


解决办法:按CN比4~6,投加碳源,并根据出水TN调整碳源投加量!社区有碳源计算的软件,如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计算一下!


2、回流比过小


其实在反硝化脱氮中,回流比决定了脱氮效率的高度,条件再适合,回流比一定,脱氮效率也是一定的,就像三体中的质子一样,把脱氮效率锁死在一定范围呢!

反硝化效率的公式η=(r+R)/(1+ r+R),其中R是外回流比,r是内回流比。公式推导:

推导这个公式之前,咱们需要设置一些前提条件!假设进水硝态氮是0,反硝化脱氮完全,而硝化液回流中TN(硝态氮)含量与出水的TN(硝态氮)含量是相同的,那么反硝化脱氮的量为进入反硝化池的氮的总量为(r+R)QTN出,根据物质守恒定律:进水TN等于出水TN+反硝化脱氮+细菌同化消耗的氮源的和!公式如下:

QTN进=QTN出+(r+R)QTN出+TN同化

对于细菌同化消耗的氮源,我们忽略不计!那么公式就变为:

QTN进=QTN出+(r+R)QTN出
TN出/TN进=1/(1+r+R)~①

将公式①带入脱氮效率公式:

η=(TN进-TN出)/TN进

η=1-TN出/TN进
η=[(1+r+R)-1]/(1+r+R)
η=(r+R)/(1+r+R)

因为外回流比控制的比较小(30-50%),所以我们一般会省略为η=r/(1+ r)!

根据公式来看,在碳源充足的情况下,反硝化的脱氮效率只和内回流有关系!内回流的大小决定了脱氮效率。

目前的脱氮工艺,我们应用的都是前置反硝化及变种,但是内回流再大,都会有部分硝态氮随着水流走的,并不能达到100%的硝化液回流!所以我们会将其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过低的内回流比会导致脱氮效率下降,出水TN超标,但是过高的内回流,一方面会携带更多的DO,消耗碳源和破坏缺氧环境,并且导致电费增长,在内回流比大于600%时,内回流的提高,脱氮效率并不会提高很多,导致性价比比较差!

解决办法:

在保证脱氮效率的情况下结合DO影响及性价比的关系,一般控制在200~400%,有的脱氮工艺是内外回流合并在一起的,内外回流比也要控制在这个范围,这个范围既保证了污泥的回流,也保证了硝化液的回流,保证反硝化的脱氮效率!

3、反硝化反应时间不够


反硝化反应时间不够指的是反硝化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够,水力停留时间是指进入反应器的废水在反硝化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如果反硝化池的有效容积为V立方米,反硝化池的实际停留时间则为:


HRT=V/(1+R)Q


式中:


HRT是水力停留时间

V是反应器容积

Q是反应器的进水流量

R是外回流比


在设计规范中反硝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要求在2~10h,也就是***低的HRT要控制在2h以上,低于***低停留时间反硝化会进行的不彻底!


解决办法:

1、超出设计标准的进水量导致的HRT缩短,可以考虑增加反硝化池的容积,例如新建或者将一些过余的建筑改成反硝化池。

2、污泥回流导致的HRT缩短,在实际中水力停留时间的计算需要算上污泥回流的量,污泥回流比越大反硝化的HRT越短,过大的污泥回流会导致反硝化的HRT不足,这一点很少有人去考虑,其实污泥回流并不需要控制很大,控制的越大,回流污泥浓度越小,回流中水越多!这种情况可以适当控制污泥回流比来解决。

4、反硝化池环境破坏


这种情况的出现的标志是,反硝化池DO大于0.5,破坏了缺氧环境,使兼性异养的反硝化菌优先利用氧气来进行异养代谢,而不是利用硝态氮,使硝态氮无法脱除,导致TN的整体升高,反硝化池缺氧环境破坏,后面往往带来的可能是氨氮的超标,原因是硝化细菌无法形成优势菌种,不过曝气池足够大,还是没有问题的!

解决办法:

1、内回流过大,导致携带DO过多的,调小内回流比或者关小内回流处曝气。

2、其他问题导致的DO高,例如进水与水面相隔过高,导致跌落充氧,要减少高度差等。
2025年3月24日,安顺市生态环境局黄果树旅游区分局执法人员到污水处理厂现场勘查发现:检测仪显示出水总氮日均值超标,2025年3月14日-21日日均值超标,***高值为3月19日18.262mg/L,超标0.217倍,安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于2025年3月17日对黄果树新城污水处理厂出口进行执法监测,总氮浓度为17.8,超标0.187倍。
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城镇水务有限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排污单位应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法律规定。
依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第():“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生产、停产整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排污许可证,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超过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排放污染物。”的规定,结合《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2023年版)》。
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城镇水务有限公司作出罚款人民币贰拾万元整(¥200000.00)的行政处罚。

图片
图片

总氮超标?从这几个方面排查!


对于TN超标,排除氨氮超标的原因,这四个原因占到了80%以上的总氮超标的原因,从污托邦社区统计来看,缺少碳源居多,其次是回流比不足,本文将具体分析一下TN超标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如对文内解释有疑问可以到社区交流互动!


1、缺少碳源


对于脱氮系统,碳源决定了脱氮效率的深度,反硝化池中理论上只要CN比为2.86时,就可以完全脱氮,如果再加上微生物自身生长,CN比为3.70时可以完全脱氮公式如下:


假设C为甲醇,甲醇氧化的过程可用(1)式所示,


CH3OH+1.5O2→CO2+2H2O(1)


1、反硝化的时候,如果不包含微生物自身生长,方程式非常简单,通常以甲醇为碳源来表示。


6NO3-+5CH3OH→

3N2+5CO2+7H2O+6OH-(2)


由(1)式可以得到甲醇与氧气(即COD)的对应关系:1mol甲醇对应1.5mol氧气,由(2)式可以得到甲醇与NO3-的对应关系,1mol甲醇对应1.2molNO3-,两者比较可以得到,1molNO3--N对应1.25molO2,即14gN对应40gO2,因此C/N=40/14=2.86。


2、反硝化的时候,如果包含微生物自身生长,如(3)式所示。


NO3-+1.08CH3OH

→0,065C5H7NO2+0.47N2+1.68CO2+HCO3-(3)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计算出C/N=3.70。


但是理论终究是理论,并没有考虑内回流所携带的氧气。正常情况下,反硝化菌只有在消耗完内回流携带的氧气之后才进行反硝化,所以,这一部分的氧气也是消耗了碳源,所以在一些手册中也给予了规定,要求AO脱氮工艺的CN比控制大于4,实际运行中CN(COD:TN)比一般控制在4~6,缺少碳源,是我目前遇到很多朋友TN不达标的***多的原因之一!


解决办法:按CN比4~6,投加碳源,并根据出水TN调整碳源投加量!社区有碳源计算的软件,如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计算一下!


2、回流比过小


其实在反硝化脱氮中,回流比决定了脱氮效率的高度,条件再适合,回流比一定,脱氮效率也是一定的,就像三体中的质子一样,把脱氮效率锁死在一定范围呢!

反硝化效率的公式η=(r+R)/(1+ r+R),其中R是外回流比,r是内回流比。公式推导:

推导这个公式之前,咱们需要设置一些前提条件!假设进水硝态氮是0,反硝化脱氮完全,而硝化液回流中TN(硝态氮)含量与出水的TN(硝态氮)含量是相同的,那么反硝化脱氮的量为进入反硝化池的氮的总量为(r+R)QTN出,根据物质守恒定律:进水TN等于出水TN+反硝化脱氮+细菌同化消耗的氮源的和!公式如下:

QTN进=QTN出+(r+R)QTN出+TN同化

对于细菌同化消耗的氮源,我们忽略不计!那么公式就变为:

QTN进=QTN出+(r+R)QTN出
TN出/TN进=1/(1+r+R)~①

将公式①带入脱氮效率公式:

η=(TN进-TN出)/TN进

η=1-TN出/TN进
η=[(1+r+R)-1]/(1+r+R)
η=(r+R)/(1+r+R)

因为外回流比控制的比较小(30-50%),所以我们一般会省略为η=r/(1+ r)!

根据公式来看,在碳源充足的情况下,反硝化的脱氮效率只和内回流有关系!内回流的大小决定了脱氮效率。

目前的脱氮工艺,我们应用的都是前置反硝化及变种,但是内回流再大,都会有部分硝态氮随着水流走的,并不能达到100%的硝化液回流!所以我们会将其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过低的内回流比会导致脱氮效率下降,出水TN超标,但是过高的内回流,一方面会携带更多的DO,消耗碳源和破坏缺氧环境,并且导致电费增长,在内回流比大于600%时,内回流的提高,脱氮效率并不会提高很多,导致性价比比较差!

解决办法:

在保证脱氮效率的情况下结合DO影响及性价比的关系,一般控制在200~400%,有的脱氮工艺是内外回流合并在一起的,内外回流比也要控制在这个范围,这个范围既保证了污泥的回流,也保证了硝化液的回流,保证反硝化的脱氮效率!

3、反硝化反应时间不够


反硝化反应时间不够指的是反硝化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够,水力停留时间是指进入反应器的废水在反硝化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如果反硝化池的有效容积为V立方米,反硝化池的实际停留时间则为:


HRT=V/(1+R)Q


式中:


HRT是水力停留时间

V是反应器容积

Q是反应器的进水流量

R是外回流比


在设计规范中反硝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要求在2~10h,也就是***低的HRT要控制在2h以上,低于***低停留时间反硝化会进行的不彻底!


解决办法:

1、超出设计标准的进水量导致的HRT缩短,可以考虑增加反硝化池的容积,例如新建或者将一些过余的建筑改成反硝化池。

2、污泥回流导致的HRT缩短,在实际中水力停留时间的计算需要算上污泥回流的量,污泥回流比越大反硝化的HRT越短,过大的污泥回流会导致反硝化的HRT不足,这一点很少有人去考虑,其实污泥回流并不需要控制很大,控制的越大,回流污泥浓度越小,回流中水越多!这种情况可以适当控制污泥回流比来解决。

4、反硝化池环境破坏


这种情况的出现的标志是,反硝化池DO大于0.5,破坏了缺氧环境,使兼性异养的反硝化菌优先利用氧气来进行异养代谢,而不是利用硝态氮,使硝态氮无法脱除,导致TN的整体升高,反硝化池缺氧环境破坏,后面往往带来的可能是氨氮的超标,原因是硝化细菌无法形成优势菌种,不过曝气池足够大,还是没有问题的!

解决办法:

1、内回流过大,导致携带DO过多的,调小内回流比或者关小内回流处曝气。

2、其他问题导致的DO高,例如进水与水面相隔过高,导致跌落充氧,要减少高度差等。
2025年3月24日,安顺市生态环境局黄果树旅游区分局执法人员到污水处理厂现场勘查发现:检测仪显示出水总氮日均值超标,2025年3月14日-21日日均值超标,***高值为3月19日18.262mg/L,超标0.217倍,安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于2025年3月17日对黄果树新城污水处理厂出口进行执法监测,总氮浓度为17.8,超标0.187倍。
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城镇水务有限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排污单位应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法律规定。
依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第():“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生产、停产整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排污许可证,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超过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排放污染物。”的规定,结合《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2023年版)》。
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城镇水务有限公司作出罚款人民币贰拾万元整(¥200000.00)的行政处罚。

图片
图片

总氮超标?从这几个方面排查!


对于TN超标,排除氨氮超标的原因,这四个原因占到了80%以上的总氮超标的原因,从污托邦社区统计来看,缺少碳源居多,其次是回流比不足,本文将具体分析一下TN超标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如对文内解释有疑问可以到社区交流互动!


1、缺少碳源


对于脱氮系统,碳源决定了脱氮效率的深度,反硝化池中理论上只要CN比为2.86时,就可以完全脱氮,如果再加上微生物自身生长,CN比为3.70时可以完全脱氮公式如下:


假设C为甲醇,甲醇氧化的过程可用(1)式所示,


CH3OH+1.5O2→CO2+2H2O(1)


1、反硝化的时候,如果不包含微生物自身生长,方程式非常简单,通常以甲醇为碳源来表示。


6NO3-+5CH3OH→

3N2+5CO2+7H2O+6OH-(2)


由(1)式可以得到甲醇与氧气(即COD)的对应关系:1mol甲醇对应1.5mol氧气,由(2)式可以得到甲醇与NO3-的对应关系,1mol甲醇对应1.2molNO3-,两者比较可以得到,1molNO3--N对应1.25molO2,即14gN对应40gO2,因此C/N=40/14=2.86。


2、反硝化的时候,如果包含微生物自身生长,如(3)式所示。


NO3-+1.08CH3OH

→0,065C5H7NO2+0.47N2+1.68CO2+HCO3-(3)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计算出C/N=3.70。


但是理论终究是理论,并没有考虑内回流所携带的氧气。正常情况下,反硝化菌只有在消耗完内回流携带的氧气之后才进行反硝化,所以,这一部分的氧气也是消耗了碳源,所以在一些手册中也给予了规定,要求AO脱氮工艺的CN比控制大于4,实际运行中CN(COD:TN)比一般控制在4~6,缺少碳源,是我目前遇到很多朋友TN不达标的***多的原因之一!


解决办法:按CN比4~6,投加碳源,并根据出水TN调整碳源投加量!社区有碳源计算的软件,如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计算一下!


2、回流比过小


其实在反硝化脱氮中,回流比决定了脱氮效率的高度,条件再适合,回流比一定,脱氮效率也是一定的,就像三体中的质子一样,把脱氮效率锁死在一定范围呢!

反硝化效率的公式η=(r+R)/(1+ r+R),其中R是外回流比,r是内回流比。公式推导:

推导这个公式之前,咱们需要设置一些前提条件!假设进水硝态氮是0,反硝化脱氮完全,而硝化液回流中TN(硝态氮)含量与出水的TN(硝态氮)含量是相同的,那么反硝化脱氮的量为进入反硝化池的氮的总量为(r+R)QTN出,根据物质守恒定律:进水TN等于出水TN+反硝化脱氮+细菌同化消耗的氮源的和!公式如下:

QTN进=QTN出+(r+R)QTN出+TN同化

对于细菌同化消耗的氮源,我们忽略不计!那么公式就变为:

QTN进=QTN出+(r+R)QTN出
TN出/TN进=1/(1+r+R)~①

将公式①带入脱氮效率公式:

η=(TN进-TN出)/TN进

η=1-TN出/TN进
η=[(1+r+R)-1]/(1+r+R)
η=(r+R)/(1+r+R)

因为外回流比控制的比较小(30-50%),所以我们一般会省略为η=r/(1+ r)!

根据公式来看,在碳源充足的情况下,反硝化的脱氮效率只和内回流有关系!内回流的大小决定了脱氮效率。

目前的脱氮工艺,我们应用的都是前置反硝化及变种,但是内回流再大,都会有部分硝态氮随着水流走的,并不能达到100%的硝化液回流!所以我们会将其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过低的内回流比会导致脱氮效率下降,出水TN超标,但是过高的内回流,一方面会携带更多的DO,消耗碳源和破坏缺氧环境,并且导致电费增长,在内回流比大于600%时,内回流的提高,脱氮效率并不会提高很多,导致性价比比较差!

解决办法:

在保证脱氮效率的情况下结合DO影响及性价比的关系,一般控制在200~400%,有的脱氮工艺是内外回流合并在一起的,内外回流比也要控制在这个范围,这个范围既保证了污泥的回流,也保证了硝化液的回流,保证反硝化的脱氮效率!

3、反硝化反应时间不够


反硝化反应时间不够指的是反硝化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够,水力停留时间是指进入反应器的废水在反硝化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如果反硝化池的有效容积为V立方米,反硝化池的实际停留时间则为:


HRT=V/(1+R)Q


式中:


HRT是水力停留时间

V是反应器容积

Q是反应器的进水流量

R是外回流比


在设计规范中反硝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要求在2~10h,也就是***低的HRT要控制在2h以上,低于***低停留时间反硝化会进行的不彻底!


解决办法:

1、超出设计标准的进水量导致的HRT缩短,可以考虑增加反硝化池的容积,例如新建或者将一些过余的建筑改成反硝化池。

2、污泥回流导致的HRT缩短,在实际中水力停留时间的计算需要算上污泥回流的量,污泥回流比越大反硝化的HRT越短,过大的污泥回流会导致反硝化的HRT不足,这一点很少有人去考虑,其实污泥回流并不需要控制很大,控制的越大,回流污泥浓度越小,回流中水越多!这种情况可以适当控制污泥回流比来解决。

4、反硝化池环境破坏


这种情况的出现的标志是,反硝化池DO大于0.5,破坏了缺氧环境,使兼性异养的反硝化菌优先利用氧气来进行异养代谢,而不是利用硝态氮,使硝态氮无法脱除,导致TN的整体升高,反硝化池缺氧环境破坏,后面往往带来的可能是氨氮的超标,原因是硝化细菌无法形成优势菌种,不过曝气池足够大,还是没有问题的!

解决办法:

1、内回流过大,导致携带DO过多的,调小内回流比或者关小内回流处曝气。

2、其他问题导致的DO高,例如进水与水面相隔过高,导致跌落充氧,要减少高度差等。
2025年3月24日,安顺市生态环境局黄果树旅游区分局执法人员到污水处理厂现场勘查发现:检测仪显示出水总氮日均值超标,2025年3月14日-21日日均值超标,***高值为3月19日18.262mg/L,超标0.217倍,安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于2025年3月17日对黄果树新城污水处理厂出口进行执法监测,总氮浓度为17.8,超标0.187倍。
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城镇水务有限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排污单位应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法律规定。
依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第():“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生产、停产整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排污许可证,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超过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排放污染物。”的规定,结合《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2023年版)》。
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城镇水务有限公司作出罚款人民币贰拾万元整(¥200000.00)的行政处罚。

图片
图片

总氮超标?从这几个方面排查!


对于TN超标,排除氨氮超标的原因,这四个原因占到了80%以上的总氮超标的原因,从污托邦社区统计来看,缺少碳源居多,其次是回流比不足,本文将具体分析一下TN超标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如对文内解释有疑问可以到社区交流互动!


1、缺少碳源


对于脱氮系统,碳源决定了脱氮效率的深度,反硝化池中理论上只要CN比为2.86时,就可以完全脱氮,如果再加上微生物自身生长,CN比为3.70时可以完全脱氮公式如下:


假设C为甲醇,甲醇氧化的过程可用(1)式所示,


CH3OH+1.5O2→CO2+2H2O(1)


1、反硝化的时候,如果不包含微生物自身生长,方程式非常简单,通常以甲醇为碳源来表示。


6NO3-+5CH3OH→

3N2+5CO2+7H2O+6OH-(2)


由(1)式可以得到甲醇与氧气(即COD)的对应关系:1mol甲醇对应1.5mol氧气,由(2)式可以得到甲醇与NO3-的对应关系,1mol甲醇对应1.2molNO3-,两者比较可以得到,1molNO3--N对应1.25molO2,即14gN对应40gO2,因此C/N=40/14=2.86。


2、反硝化的时候,如果包含微生物自身生长,如(3)式所示。


NO3-+1.08CH3OH

→0,065C5H7NO2+0.47N2+1.68CO2+HCO3-(3)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计算出C/N=3.70。


但是理论终究是理论,并没有考虑内回流所携带的氧气。正常情况下,反硝化菌只有在消耗完内回流携带的氧气之后才进行反硝化,所以,这一部分的氧气也是消耗了碳源,所以在一些手册中也给予了规定,要求AO脱氮工艺的CN比控制大于4,实际运行中CN(COD:TN)比一般控制在4~6,缺少碳源,是我目前遇到很多朋友TN不达标的***多的原因之一!


解决办法:按CN比4~6,投加碳源,并根据出水TN调整碳源投加量!社区有碳源计算的软件,如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计算一下!


2、回流比过小


其实在反硝化脱氮中,回流比决定了脱氮效率的高度,条件再适合,回流比一定,脱氮效率也是一定的,就像三体中的质子一样,把脱氮效率锁死在一定范围呢!

反硝化效率的公式η=(r+R)/(1+ r+R),其中R是外回流比,r是内回流比。公式推导:

推导这个公式之前,咱们需要设置一些前提条件!假设进水硝态氮是0,反硝化脱氮完全,而硝化液回流中TN(硝态氮)含量与出水的TN(硝态氮)含量是相同的,那么反硝化脱氮的量为进入反硝化池的氮的总量为(r+R)QTN出,根据物质守恒定律:进水TN等于出水TN+反硝化脱氮+细菌同化消耗的氮源的和!公式如下:

QTN进=QTN出+(r+R)QTN出+TN同化

对于细菌同化消耗的氮源,我们忽略不计!那么公式就变为:

QTN进=QTN出+(r+R)QTN出
TN出/TN进=1/(1+r+R)~①

将公式①带入脱氮效率公式:

η=(TN进-TN出)/TN进

η=1-TN出/TN进
η=[(1+r+R)-1]/(1+r+R)
η=(r+R)/(1+r+R)

因为外回流比控制的比较小(30-50%),所以我们一般会省略为η=r/(1+ r)!

根据公式来看,在碳源充足的情况下,反硝化的脱氮效率只和内回流有关系!内回流的大小决定了脱氮效率。

目前的脱氮工艺,我们应用的都是前置反硝化及变种,但是内回流再大,都会有部分硝态氮随着水流走的,并不能达到100%的硝化液回流!所以我们会将其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过低的内回流比会导致脱氮效率下降,出水TN超标,但是过高的内回流,一方面会携带更多的DO,消耗碳源和破坏缺氧环境,并且导致电费增长,在内回流比大于600%时,内回流的提高,脱氮效率并不会提高很多,导致性价比比较差!

解决办法:

在保证脱氮效率的情况下结合DO影响及性价比的关系,一般控制在200~400%,有的脱氮工艺是内外回流合并在一起的,内外回流比也要控制在这个范围,这个范围既保证了污泥的回流,也保证了硝化液的回流,保证反硝化的脱氮效率!

3、反硝化反应时间不够


反硝化反应时间不够指的是反硝化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够,水力停留时间是指进入反应器的废水在反硝化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如果反硝化池的有效容积为V立方米,反硝化池的实际停留时间则为:


HRT=V/(1+R)Q


式中:


HRT是水力停留时间

V是反应器容积

Q是反应器的进水流量

R是外回流比


在设计规范中反硝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要求在2~10h,也就是***低的HRT要控制在2h以上,低于***低停留时间反硝化会进行的不彻底!


解决办法:

1、超出设计标准的进水量导致的HRT缩短,可以考虑增加反硝化池的容积,例如新建或者将一些过余的建筑改成反硝化池。

2、污泥回流导致的HRT缩短,在实际中水力停留时间的计算需要算上污泥回流的量,污泥回流比越大反硝化的HRT越短,过大的污泥回流会导致反硝化的HRT不足,这一点很少有人去考虑,其实污泥回流并不需要控制很大,控制的越大,回流污泥浓度越小,回流中水越多!这种情况可以适当控制污泥回流比来解决。

4、反硝化池环境破坏


这种情况的出现的标志是,反硝化池DO大于0.5,破坏了缺氧环境,使兼性异养的反硝化菌优先利用氧气来进行异养代谢,而不是利用硝态氮,使硝态氮无法脱除,导致TN的整体升高,反硝化池缺氧环境破坏,后面往往带来的可能是氨氮的超标,原因是硝化细菌无法形成优势菌种,不过曝气池足够大,还是没有问题的!

解决办法:

1、内回流过大,导致携带DO过多的,调小内回流比或者关小内回流处曝气。

2、其他问题导致的DO高,例如进水与水面相隔过高,导致跌落充氧,要减少高度差等。
2025年3月24日,安顺市生态环境局黄果树旅游区分局执法人员到污水处理厂现场勘查发现:检测仪显示出水总氮日均值超标,2025年3月14日-21日日均值超标,***高值为3月19日18.262mg/L,超标0.217倍,安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于2025年3月17日对黄果树新城污水处理厂出口进行执法监测,总氮浓度为17.8,超标0.187倍。
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城镇水务有限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排污单位应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法律规定。
依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第():“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生产、停产整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排污许可证,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超过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排放污染物。”的规定,结合《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2023年版)》。
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城镇水务有限公司作出罚款人民币贰拾万元整(¥200000.00)的行政处罚。

图片
图片

总氮超标?从这几个方面排查!


对于TN超标,排除氨氮超标的原因,这四个原因占到了80%以上的总氮超标的原因,从污托邦社区统计来看,缺少碳源居多,其次是回流比不足,本文将具体分析一下TN超标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如对文内解释有疑问可以到社区交流互动!


1、缺少碳源


对于脱氮系统,碳源决定了脱氮效率的深度,反硝化池中理论上只要CN比为2.86时,就可以完全脱氮,如果再加上微生物自身生长,CN比为3.70时可以完全脱氮公式如下:


假设C为甲醇,甲醇氧化的过程可用(1)式所示,


CH3OH+1.5O2→CO2+2H2O(1)


1、反硝化的时候,如果不包含微生物自身生长,方程式非常简单,通常以甲醇为碳源来表示。


6NO3-+5CH3OH→

3N2+5CO2+7H2O+6OH-(2)


由(1)式可以得到甲醇与氧气(即COD)的对应关系:1mol甲醇对应1.5mol氧气,由(2)式可以得到甲醇与NO3-的对应关系,1mol甲醇对应1.2molNO3-,两者比较可以得到,1molNO3--N对应1.25molO2,即14gN对应40gO2,因此C/N=40/14=2.86。


2、反硝化的时候,如果包含微生物自身生长,如(3)式所示。


NO3-+1.08CH3OH

→0,065C5H7NO2+0.47N2+1.68CO2+HCO3-(3)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计算出C/N=3.70。


但是理论终究是理论,并没有考虑内回流所携带的氧气。正常情况下,反硝化菌只有在消耗完内回流携带的氧气之后才进行反硝化,所以,这一部分的氧气也是消耗了碳源,所以在一些手册中也给予了规定,要求AO脱氮工艺的CN比控制大于4,实际运行中CN(COD:TN)比一般控制在4~6,缺少碳源,是我目前遇到很多朋友TN不达标的***多的原因之一!


解决办法:按CN比4~6,投加碳源,并根据出水TN调整碳源投加量!社区有碳源计算的软件,如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计算一下!


2、回流比过小


其实在反硝化脱氮中,回流比决定了脱氮效率的高度,条件再适合,回流比一定,脱氮效率也是一定的,就像三体中的质子一样,把脱氮效率锁死在一定范围呢!

反硝化效率的公式η=(r+R)/(1+ r+R),其中R是外回流比,r是内回流比。公式推导:

推导这个公式之前,咱们需要设置一些前提条件!假设进水硝态氮是0,反硝化脱氮完全,而硝化液回流中TN(硝态氮)含量与出水的TN(硝态氮)含量是相同的,那么反硝化脱氮的量为进入反硝化池的氮的总量为(r+R)QTN出,根据物质守恒定律:进水TN等于出水TN+反硝化脱氮+细菌同化消耗的氮源的和!公式如下:

QTN进=QTN出+(r+R)QTN出+TN同化

对于细菌同化消耗的氮源,我们忽略不计!那么公式就变为:

QTN进=QTN出+(r+R)QTN出
TN出/TN进=1/(1+r+R)~①

将公式①带入脱氮效率公式:

η=(TN进-TN出)/TN进

η=1-TN出/TN进
η=[(1+r+R)-1]/(1+r+R)
η=(r+R)/(1+r+R)

因为外回流比控制的比较小(30-50%),所以我们一般会省略为η=r/(1+ r)!

根据公式来看,在碳源充足的情况下,反硝化的脱氮效率只和内回流有关系!内回流的大小决定了脱氮效率。

目前的脱氮工艺,我们应用的都是前置反硝化及变种,但是内回流再大,都会有部分硝态氮随着水流走的,并不能达到100%的硝化液回流!所以我们会将其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过低的内回流比会导致脱氮效率下降,出水TN超标,但是过高的内回流,一方面会携带更多的DO,消耗碳源和破坏缺氧环境,并且导致电费增长,在内回流比大于600%时,内回流的提高,脱氮效率并不会提高很多,导致性价比比较差!

解决办法:

在保证脱氮效率的情况下结合DO影响及性价比的关系,一般控制在200~400%,有的脱氮工艺是内外回流合并在一起的,内外回流比也要控制在这个范围,这个范围既保证了污泥的回流,也保证了硝化液的回流,保证反硝化的脱氮效率!

3、反硝化反应时间不够


反硝化反应时间不够指的是反硝化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够,水力停留时间是指进入反应器的废水在反硝化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如果反硝化池的有效容积为V立方米,反硝化池的实际停留时间则为:


HRT=V/(1+R)Q


式中:


HRT是水力停留时间

V是反应器容积

Q是反应器的进水流量

R是外回流比


在设计规范中反硝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要求在2~10h,也就是***低的HRT要控制在2h以上,低于***低停留时间反硝化会进行的不彻底!


解决办法:

1、超出设计标准的进水量导致的HRT缩短,可以考虑增加反硝化池的容积,例如新建或者将一些过余的建筑改成反硝化池。

2、污泥回流导致的HRT缩短,在实际中水力停留时间的计算需要算上污泥回流的量,污泥回流比越大反硝化的HRT越短,过大的污泥回流会导致反硝化的HRT不足,这一点很少有人去考虑,其实污泥回流并不需要控制很大,控制的越大,回流污泥浓度越小,回流中水越多!这种情况可以适当控制污泥回流比来解决。

4、反硝化池环境破坏


这种情况的出现的标志是,反硝化池DO大于0.5,破坏了缺氧环境,使兼性异养的反硝化菌优先利用氧气来进行异养代谢,而不是利用硝态氮,使硝态氮无法脱除,导致TN的整体升高,反硝化池缺氧环境破坏,后面往往带来的可能是氨氮的超标,原因是硝化细菌无法形成优势菌种,不过曝气池足够大,还是没有问题的!

解决办法:

1、内回流过大,导致携带DO过多的,调小内回流比或者关小内回流处曝气。

2、其他问题导致的DO高,例如进水与水面相隔过高,导致跌落充氧,要减少高度差等。
2025年3月24日,安顺市生态环境局黄果树旅游区分局执法人员到污水处理厂现场勘查发现:检测仪显示出水总氮日均值超标,2025年3月14日-21日日均值超标,***高值为3月19日18.262mg/L,超标0.217倍,安顺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于2025年3月17日对黄果树新城污水处理厂出口进行执法监测,总氮浓度为17.8,超标0.187倍。
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城镇水务有限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排污单位应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立环境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法律规定。
依据《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第():“违反本条例规定,排污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生产、停产整治,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排污许可证,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超过许可排放浓度、许可排放量排放污染物。”的规定,结合《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2023年版)》。
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城镇水务有限公司作出罚款人民币贰拾万元整(¥200000.00)的行政处罚。

图片
图片

总氮超标?从这几个方面排查!


对于TN超标,排除氨氮超标的原因,这四个原因占到了80%以上的总氮超标的原因,从污托邦社区统计来看,缺少碳源居多,其次是回流比不足,本文将具体分析一下TN超标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如对文内解释有疑问可以到社区交流互动!


1、缺少碳源


对于脱氮系统,碳源决定了脱氮效率的深度,反硝化池中理论上只要CN比为2.86时,就可以完全脱氮,如果再加上微生物自身生长,CN比为3.70时可以完全脱氮公式如下:


假设C为甲醇,甲醇氧化的过程可用(1)式所示,


CH3OH+1.5O2→CO2+2H2O(1)


1、反硝化的时候,如果不包含微生物自身生长,方程式非常简单,通常以甲醇为碳源来表示。


6NO3-+5CH3OH→

3N2+5CO2+7H2O+6OH-(2)


由(1)式可以得到甲醇与氧气(即COD)的对应关系:1mol甲醇对应1.5mol氧气,由(2)式可以得到甲醇与NO3-的对应关系,1mol甲醇对应1.2molNO3-,两者比较可以得到,1molNO3--N对应1.25molO2,即14gN对应40gO2,因此C/N=40/14=2.86。


2、反硝化的时候,如果包含微生物自身生长,如(3)式所示。


NO3-+1.08CH3OH

→0,065C5H7NO2+0.47N2+1.68CO2+HCO3-(3)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计算出C/N=3.70。


但是理论终究是理论,并没有考虑内回流所携带的氧气。正常情况下,反硝化菌只有在消耗完内回流携带的氧气之后才进行反硝化,所以,这一部分的氧气也是消耗了碳源,所以在一些手册中也给予了规定,要求AO脱氮工艺的CN比控制大于4,实际运行中CN(COD:TN)比一般控制在4~6,缺少碳源,是我目前遇到很多朋友TN不达标的***多的原因之一!


解决办法:按CN比4~6,投加碳源,并根据出水TN调整碳源投加量!社区有碳源计算的软件,如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计算一下!


2、回流比过小


其实在反硝化脱氮中,回流比决定了脱氮效率的高度,条件再适合,回流比一定,脱氮效率也是一定的,就像三体中的质子一样,把脱氮效率锁死在一定范围呢!

反硝化效率的公式η=(r+R)/(1+ r+R),其中R是外回流比,r是内回流比。公式推导:

推导这个公式之前,咱们需要设置一些前提条件!假设进水硝态氮是0,反硝化脱氮完全,而硝化液回流中TN(硝态氮)含量与出水的TN(硝态氮)含量是相同的,那么反硝化脱氮的量为进入反硝化池的氮的总量为(r+R)QTN出,根据物质守恒定律:进水TN等于出水TN+反硝化脱氮+细菌同化消耗的氮源的和!公式如下:

QTN进=QTN出+(r+R)QTN出+TN同化

对于细菌同化消耗的氮源,我们忽略不计!那么公式就变为:

QTN进=QTN出+(r+R)QTN出
TN出/TN进=1/(1+r+R)~①

将公式①带入脱氮效率公式:

η=(TN进-TN出)/TN进

η=1-TN出/TN进
η=[(1+r+R)-1]/(1+r+R)
η=(r+R)/(1+r+R)

因为外回流比控制的比较小(30-50%),所以我们一般会省略为η=r/(1+ r)!

根据公式来看,在碳源充足的情况下,反硝化的脱氮效率只和内回流有关系!内回流的大小决定了脱氮效率。

目前的脱氮工艺,我们应用的都是前置反硝化及变种,但是内回流再大,都会有部分硝态氮随着水流走的,并不能达到100%的硝化液回流!所以我们会将其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

过低的内回流比会导致脱氮效率下降,出水TN超标,但是过高的内回流,一方面会携带更多的DO,消耗碳源和破坏缺氧环境,并且导致电费增长,在内回流比大于600%时,内回流的提高,脱氮效率并不会提高很多,导致性价比比较差!

解决办法:

在保证脱氮效率的情况下结合DO影响及性价比的关系,一般控制在200~400%,有的脱氮工艺是内外回流合并在一起的,内外回流比也要控制在这个范围,这个范围既保证了污泥的回流,也保证了硝化液的回流,保证反硝化的脱氮效率!

3、反硝化反应时间不够


反硝化反应时间不够指的是反硝化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够,水力停留时间是指进入反应器的废水在反硝化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如果反硝化池的有效容积为V立方米,反硝化池的实际停留时间则为:


HRT=V/(1+R)Q


式中:


HRT是水力停留时间

V是反应器容积

Q是反应器的进水流量

R是外回流比


在设计规范中反硝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要求在2~10h,也就是***低的HRT要控制在2h以上,低于***低停留时间反硝化会进行的不彻底!


解决办法:

1、超出设计标准的进水量导致的HRT缩短,可以考虑增加反硝化池的容积,例如新建或者将一些过余的建筑改成反硝化池。

2、污泥回流导致的HRT缩短,在实际中水力停留时间的计算需要算上污泥回流的量,污泥回流比越大反硝化的HRT越短,过大的污泥回流会导致反硝化的HRT不足,这一点很少有人去考虑,其实污泥回流并不需要控制很大,控制的越大,回流污泥浓度越小,回流中水越多!这种情况可以适当控制污泥回流比来解决。

4、反硝化池环境破坏


这种情况的出现的标志是,反硝化池DO大于0.5,破坏了缺氧环境,使兼性异养的反硝化菌优先利用氧气来进行异养代谢,而不是利用硝态氮,使硝态氮无法脱除,导致TN的整体升高,反硝化池缺氧环境破坏,后面往往带来的可能是氨氮的超标,原因是硝化细菌无法形成优势菌种,不过曝气池足够大,还是没有问题的!

解决办法:

1、内回流过大,导致携带DO过多的,调小内回流比或者关小内回流处曝气。

2、其他问题导致的DO高,例如进水与水面相隔过高,导致跌落充氧,要减少高度差等。
声明: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18537983133,我们将尽快删除!




19913790999(张总)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开元大道333号炎黄科技园F4-403

版权所有:洛阳佳森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豫ICP备12019977号-1 技术支持:青峰网络